English

铭记入党时的誓言

——记牡丹江铁路分局离休干部闵效千
2000-05-14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蔡忠胜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我有话说

88岁的李兴凯老人看看那墙上折着角的日历,又看看风雨交加的窗外面,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大的雨,他不会来了。”可又不甘心地紧贴着窗户往外望,急盼着他来。十几年来,每到日历折角这一天,老人心情都是这样的急切。

今年2月,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分局党委、牡丹江铁路分局联合发文,号召全分局干部职工向无私奉献的闵效千学习。如此郑重地决定向一个已离休15年的老人学习,在有着四万人的牡铁分局还是第一次。

助老篇

1986年从离退休干部管理岗位上退下来的闵效千,深知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情况:有的缺儿少女,身边无人照料;有的体弱多病,生活难以自理;有的晚年丧偶,在家空旷孤独;有的收入不多,生活比较困难;这些人都需要具体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本文开头的那位李兴凯就是闵效千在晨练时结识的,他的老伴去世多年,几年前又摔伤了脚,呆在家里很苦闷。闵效千每10天来看望他一次,带点应时瓜果,更多的是报纸,几年下来已有一千多份。虽然往返一次近30里路,但闵效千风雨无阻。因老李耳朵太背,闵效千就和他定了个办法:把下次来那天的日历折个角。撕去9张后,看到折着角的日历时,老李早早就兴奋地等着开门迎接闵效千。真心相投,两位老人成了亲兄弟。就这样,铁路的、地方的,闵效千共联系了250多位老人。按住址闵效千把全市分成十个区,订出计划逐户走访。为了省钱,他坚持每天上午步行访问八到十户,每年还挑出十个重点户进行重点服务。依老人们情况不同帮助也各种各样:陪聊天,送书报,赠药品,找偏方,带吃喝,力所能及;联系疗养,介绍对象,问医跑药,领寄信件,祝寿送终,尽心尽力。15年一步一步走过的三万里访问路,温暖了470多位老人的心,闵效千也成了这些老人的好兄弟。他把政治思想工作做活了,他把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精神再现了。

1993年,闵效千的家由牡丹江市内搬到市郊黄花小区。这里有三百多离退休老同志,夏天还好说,到外面遛遛,在墙根下打扑克下象棋;冬天没处去只有在家里猫冬。闵效千想,老同志们为国家干了一辈子,下来了应该安享晚年,有些事国家一时顾不到的,自己应该多分担点。他和老伴一商量,腾出自己的两室一厅楼房,筹备了23份报纸、180种刊物、2000多册书籍,以及多种文娱用品,于1996年11月20日成立了家庭活动站,对所有老同志无偿开放,立即得到大家的欢迎。每天常来的就有20多位老人,玩扑克、下象棋、练书法、读报刊,大家在这儿关心国家大事,陶冶情操,心情分外愉快。

有着40多年党龄的闵效千常说:决不能把离退休看作革命到头应该享清福了,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坚持为人民干有益的事。他不仅在生活上帮助老同志,更注重在政治思想上帮助老同志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去年7月国家宣布“法轮功”为非法组织后,闵效千敏锐地认识到在政治思想领域又将有一场阵地争夺战。他及时建议领导,在家庭活动站成立了老年大学黄花小区分校,在老年艺术团里建立了老同志党支部。大家讲政治、学文化,在新中国50年大庆、澳门回归、迎新千年时都举行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并广泛吸引群众参加,抢占了阵地制高点,有力地抵制了“法轮功”组织的鼓噪和侵扰。居委会主任自豪地向上级报告,“法轮功”在黄花小区没市场。

刚退下时闵效千工资才三百元,现在也就一千元。为了这个活动站,闵效千腾出了住房,老伴带着每月三百元生活费去了女儿家,为了帮助他人,闵效千十几年花掉离休费近二万元,占了他收入的很大部分。比起如同一个小图书馆、小文化馆的家庭活动站来,闵效千这个精神上的“富翁”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衣服几乎全是发的铁路服,儿女们给他买的衣服全都穿到了别的老人身上;吃喝简单地已不能再简单了。而仅这两年就有211位老人吃上了他送的蜂蜜。有人说他“傻”,有人讥他“痴”,闵效千坦然听之,无怨无悔,不图丝毫。他告诉记者,自己是1956年入的党,当年举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至今牢记在心。直到离休前,他一直是个普通干部,踏踏实实地干着本职工作。现在虽然离休了,但思想上决不能离休,趁身体还行,还应当为党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闵效千至今获得的8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有7次是他在离休后获得的。他正以夕阳的光辉实现着自己入党时的誓言。

育幼篇

闵效千照顾着老的,更注意到哺育小的。他的家庭活动站一屋一厅是青少年校外辅导站,书报中近半数是学生读物。小区内牡丹江铁路第七小学的同学们无论是放学后,还是寒暑假,随时都可以来这儿活动。闵效千有针对性地组织同学们读书看报、开展棋类比赛、举办书画展览,以多种形式纪念重要的节日。寓教于乐,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培养孩子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长大后做一个合格建设者的思想意识。他每周五下午固定进行一次德育讲座,三年来已有1900多人听过课。他还组织同学们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增强孩子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社会公德意识。这里的英雄人物丛书、少年科学、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书刊,对同学们吸引力很大,寒暑假来看书的人经常把厨房挤得满满的。

闵效千还自费去了全国170多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圣地纪念馆,不少历史、地理、军事、自然博物馆,收集了大量资料。回来后就向孩子们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闵爷爷的榜样形象给了孩子们以深刻影响,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变了:去游戏厅的少了,守纪律爱学习的多了,过去什么都不会干的同学开始帮父母做家务,主动帮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积极照顾孤寡老人,文明礼貌之风兴起,杜绝了青少年犯罪,促进了整个社区工作。

闵效千有6个孙子、外孙子、外孙女,除非过春节孩子们才能得到一点儿爷爷姥爷的礼物。闵效千把绝大部分心血和精力都放在辅导站孩子们身上了,他先后关心教育过750多名同学。他说的话孩子们听,他号召的事孩子们做,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懂事,在健康成长,闵效千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最伟大的事。闵效千对同学们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已经得到有关方面肯定,牡铁分局组织年轻教师来他这里接受教育,牡丹江铁路第七小学把这个校外辅导站当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和第二课堂。

说起这些,闵效千有着一番道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今后国家要靠他们来建设。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是为了这些孩子。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向他们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使他们健康成长,关心下一代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闵效千对记者说,江总书记希望退下来的老同志要“老有所为”,我认为最大的“有所为”就是关心哺育好下一代,这也是将来我身后留下的最重要的一份思想汇报。可喜的是在闵老的带动下,小区内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参加到了关心下一代的教育活动中来。他们给同学们讲课辅导,组织展览竞赛,为同学们写名人名言录等。

闵效千以家庭活动站的独特方式,关心着老同志,带动了老同志,教育了年轻一代。

铭志篇

记者问起在职时认真努力工作,晚年无私奉献、一切为他人的动力时,闵效千坦然地说:45年前高举拳头发出的入党誓言已铭刻在我心中,我是在职也好,离休也好,都要为实现誓言去做。只要我做的事大家能体会到党的温暖,自己就知足了。闵效千还透露了他雄心勃勃的三个“五年计划”:现在身体还行,从75—80岁这五年是走着干,80—85岁走不动了,就坐着干;85—90岁可能就得像保尔那样了。那就躺着干。只要身体还行,在世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

关于闵效千的事迹,牡丹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已经广为宣传。哈尔滨铁路局也充分肯定了这个先进典型,7000公里铁道线上正在掀起一个学习闵效千无私奉献、为党旗增光辉的活动,哈铁局党委向全局23万干部职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闵效千能够做到的,我们每个在职职工又该怎样更加奋发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